近日,英国BSI公布了大家期待已久的EN71-3:2013版。作为欧盟新玩具指令(2009/48/EC)的化学协调标准,EN71-3:2013将于2013年7月20日生效:
EN71-3:2013的修订内容如下:
- 根据儿童可能摄取的程度,玩具材料被分为以下三类(详情见表格1):
- 第一类 – 干燥、易碎、粉末状或柔韧的玩具材料
- 第二类 – 液态和粘性玩具材料
- 第三类 – 可以刮去的玩具材料
- 测试对象包括19项化学元素(其中三价铬与六价铬、有机锡与锡元素被分别计数,因此也可说是17项元素)。
- 保留了原来的8项元素(铬,被分为了上述所说的两种不同价态的铬),再加上另外9项不同的元素。
- 下调了大部分元素的迁移量的限值。(详情见表格2)
- 新标准制定的钡元素的迁移量限值甚至比指令规定的还要低得多。(预计下一步会对铅元素做类似的调整。)
- 第一类和第二类玩具材料中的六价铬的迁移量限值太低,无法用EN71-3:2013的测试方法检测出,因此,必须通过其它方法证明其符合性要求。
- 新标准删除了分析校正因子的应用。
- 在前一版本中,只有经分析校正系数修正后的分析结果才能用于判断产品的符合性。就是说,玩具材料的分析结果必须经过分析校正系数修正后仍超过限值,才会被视为不符合。
- 新标准要求实验室以其自身的不确定度来评定测试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 如果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比前一版本的分析校正系数少,化学分析将不会再出现如前一版本时测试结果大幅高于法规限值,由于经过分析校正系数修正而得出符合要求的结论。
表格1 – 玩具材料类别
|
玩具材料 |
类别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玩具材料类别 |
第一类 – 干燥、易碎、粉末状或柔韧的玩具材料 |
第二类 – 液体或粘性玩具材料 |
第三类 – 可以刮去的玩具材料 |
释义 |
在玩耍过程中,从固态玩具材料中释放出来的粉末状材料。 |
可能被摄入体内和(或)发生皮肤暴露危害的流质或粘性玩具材料。 |
由于口咬、牙齿撕、吮吸或舔舐而被摄入体内的固体玩具材料。 |
示例 |
- 压缩漆片
- 彩色铅笔芯
- 粉笔
- 蜡笔
- 其它意图留下墨迹或笔记的固体材料
- 橡皮泥
- 印模膏
|
- 作指画用的水彩颜料
- 涂料、清漆
- 钢笔墨水
- 液体粘合剂
- 胶水
- 啫喱状软泥
- 泡沫溶液
- 其它可接触液体材料。
|
- 表面涂膜(涂料、清漆、油墨等)
- 塑料、橡胶、硅胶和其他高分子材料
- 纸质、纸板材料
- 纺织类材料
- 玻璃、陶瓷、金属材料
- 木质、纤维板、骨质、皮质材料
|
儿童假定每日摄入量 |
100毫克/天 |
400毫克/天 |
8毫克/天 |
表2 – 迁移量限值
元素 |
迁移量限值(mg/kg) |
第一类 干燥、易碎、粉末状或柔韧的玩具材料
|
第二类 液体或粘性玩具材料
|
第三类 可以刮去的玩具材料
|
铝 |
5,625 |
1,406 |
70,000 |
锑 |
45 |
11.3 |
560 |
砷 |
3.8 |
0.9 |
47 |
钡 |
1,500 |
375 |
18,750 |
硼 |
1,200 |
300 |
15,000 |
镉 |
1.3 |
0.3 |
17 |
三价铬 |
37.5 |
9.4 |
460 |
六价铬 |
0.02 |
0.005 |
0.2 |
钴 |
10.5 |
2.6 |
130 |
铜 |
622.5 |
156 |
7,700 |
铅 |
13.5 |
3.4 |
160 |
锰 |
1,200 |
300 |
15,000 |
汞 |
7.5 |
1.9 |
94 |
镍 |
75 |
18.8 |
930 |
硒 |
37.5 |
9.4 |
460 |
锶 |
4,500 |
1,125 |
56,000 |
锡 |
15,000 |
3,750 |
180,000 |
有机锡 |
0.9 |
0.2 |
12 |
锌 |
3,750 |
938 |
46,000 |